《達文西密碼》電影欣賞現代小說與電影指導老師:林燕玲
《達文西密碼》這一部非常具話題性的作品,也是後現在主義最具代表的作品。 當時知道這本書也是看到公司裡的同事趁著工作的空檔,拿著一本厚厚的書在閱讀。 在旁邊看著同事非常專注的神情,完全是毫無旁務不受任何人影響。 非常好奇,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,尤其在這種數字週刊、水果日報氾濫的時代,居然可以讓一個跟我差不多年紀又一樣身為八卦一族的女性,可以放棄數字週刊、水果日報去讀一本都是文字,還事厚厚的一本書。不久,電視上新聞也在報導有關《達文西密碼》,也即將推出《達文西密碼》的電影版。那陣子,新聞都在報導這個具有魔力的作品,達文西密碼、基督教耶穌、神話…等等。因為這樣也才知道原來他是一本懸疑小說,運用一個對於宗教信仰的真相中的一個疑點。 令人深思、對於宗教宗旨神聖的考驗、加上懸疑小說的疑點浮現與追求真相的劇情舖成,多少也因為我那個同事的推薦,讓我更想去了解《達文西密碼》。這次在課堂上,很多同學也跟我一樣並不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,不過,為了更了解作者的手法,去看了那一本厚厚的小說。宗教歷史一直是那些信仰者,心靈依靠的支柱。不管是東方或是西方,都會有千古流傳的神話故事,有些據說是神化的故事,也有些是真實的,但它的真實性也是有些是科學無法查證卻還是讓人深信不已。而
《達文西密碼》就是再挑戰那些讓人深信不已的心靈支柱。
聖經裡記載著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,祂為了解救世人降到人間,到後來最被釘在十字架上。書中講到聖杯在達文西的作品中
《最後的晚餐》看的到,指的就是坐在耶穌身旁抹大拉的馬利亞,還說她跟耶穌是夫妻,甚至說抹大拉的馬利亞還懷了耶穌的小孩。作者運用了聖經記載的一些疑點,由此推斷產生的劇情內容,這樣的劇情很難說它是真是假的,也因為這樣而增加這個作品的話題性。 就那些宗教的信仰者,從一開始對於耶穌的崇拜到後來要面對事情的真相為何,很難想像如果這些信仰者動搖,而這樣幾百年的信仰會不會因為這樣而瓦解。某些方面來說,假使耶穌真的有後代,那也代表者耶穌也是凡人,那祂會死也是很正常的。 神的兒子就一定是神嗎?信仰是對於一個宗教宗旨的崇拜,還是對於一個神化的人物的崇拜?
就以前的農耕時代,很多人深信神明能給人類帶來災害也能帶來豐收。很多時後都是要看老天爺過生活,遇到旱災就舉行乞雨祭,遇到生老病死也是祭拜神明能病癒。工業時代,科技的發達與工業化社會型態的產生,沒有每個人必須看老天爺吃飯,卻要面臨工作壓力就必須去看精神科作心理輔導,對於宗教的信仰也沒有那麼的重要。但是,科技卻很難證明神鬼事件的存在與否,很多都開始去探討傳統的用意。在以前男尊女卑、重男輕女的時代,而文藝復興時偉大的藝術家—達文西卻不同於其他藝術家,在他的作品發現達文西是個女性主義者。
文藝復興時期,女性地位是比男性低下的,女性被讚譽的絕對不是才華,而是沈靜溫柔賢淑,女性肖像畫遠比男性少太多,至於暗喻人間情愛的神話作品,女神往往充滿著性感的肉體情慾,畫家以男性的眼光,帶其他男性觀畫者,觀賞著女性的肉體情慾之美。相較之下,達文西筆下的女性,不僅會被達文西以暗喻的方式(
譬如月桂、棕櫚葉、鼬鼠等)指陳畫中女子的非凡才情與對男性的駕馭,而那些女子們,個個都是理性冷靜充滿思想而神秘的,甚至有著陽剛之氣,完全不讓任何觀畫男子感覺她們是男性的玩物、或者地位卑下低於男人。更不用說,達文西將他暈塗技法淋漓盡致完美無缺的發揮,全用在了「
蒙娜麗莎」、「
聖母、聖嬰和聖安妮」的晚期描繪女性的作品中。作者也利用了這一點,提到達文西密碼就是指對於耶穌的後代的保密。不覺得讓人開始想起劇情中提到在基督教之前,那些羅馬教會所謂的異教徒,其實是被抹黑的;就像抹大拉的馬利亞,在聖經中被指為「有罪的女人」。好像是刻意隱瞞當時的女神主義。
對於文章方面看了
《達文西密碼》,兇殺命案牽扯到宗教事件,也看到劇情中身為教會總會長—艾林葛若薩,為了教會的秘密而殺人。想像著擁有崇高地位的人,原來私底下的一面,很多事是沒有唯一定律,是一體好幾面。這也是現在社會型態的改變,從前大家追求的信仰是一種心靈上的寄託,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與工作壓力,很多人選擇舒壓的方法就是尋找心靈的寄託,而宗教信仰一直是那些尋找寄託的人的歸宿。
而這樣的文學作品出現,運用作者的專業知識去提供情節舖成的手法,呈現故事的逼真性,這也是後現在主義的手法。說的是發生在當下的命案事件,卻牽扯到中古世紀的羅馬教會、文藝復興時的藝術創作者—達文西,時空在同一個空間裡穿插,彷彿那些事件就發生在同一個時空。 這也是
《達文西密碼》成為最具代表後現在主義的一個要點,不同於以往的小說故事在結構上不是由尾巴講到頭或是由頭講到尾。
《達文西密碼》讓我看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種心靈上的寄託的那種敘述,尤其是劇情中的
西拉,雖然他為了教宗為了他崇拜的會長,而做出殺害他人生命的事。 但是看到他對於殺人這件事,一直都是他的惡夢,小時後殺了父親、為了解救
艾林葛若薩而殺了那兩個人,睡夢中總是會被嚇醒。 平時的他遵從肉體苦行,藉由信仰渴望得到原諒,但其實到死都還是在罪惡與渴望原諒中度過。 其實真正的解放應該是從他自身開始,而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追求自以為是一種贖罪的方法。 現在很多人犯了錯,也是有人向西拉這樣遇到艾林葛若薩這樣的人,把他從一個地方救出來卻把他又推向另一個深淵。 在
西拉被警察射殺之後躺在地上的那一幕,也許也只有死亡後不需要再做那些殺人的事,對
西拉來說才是一種解脫。